网站合作QQ:1444646479
首页 > 旅游攻略 > 文章正文

宁夏西吉县旅游景点(宁夏西吉县特色有什么

作者:阿布 日期: 浏览:0
宁夏西吉县旅游景点(宁夏西吉县特色有什么

1. 宁夏西吉县特色有什么

1.萊垍頭條

马铃薯 西吉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地的马铃薯产自黄土高原中心地带,由于工业欠发达,环境天然,再加上特殊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产出的马铃薯各个个大、皮薄、肉嫩。萊垍頭條

2.萊垍頭條

西芹 西吉西芹,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西芹又称洋芹、美芹,伞形科植物,是从欧洲引进的品种,其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西吉西芹风味品质俱佳,名誉当时,始称西吉西芹。萊垍頭條

3.條萊垍頭

西吉彩鲫 西吉彩鲫体型侧扁而细长,头小、眼大、肚圆、吻钝、无口须、尾单,一般特征与普通的鲫鱼相同,可是它们个体较小,大的也只有半斤重,小的才一两左右。彩鲫有全身纯白、纯红、纯黑、金黄或黑紫,有的一身五色俱备,真是体色鲜丽,五彩缤纷,宛如美丽的金鱼,十分惹人喜爱。條萊垍頭

4.垍頭條萊

固原黄牛 固原黄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固原黄牛毛色漂亮、背腰平直,萊垍頭條

2. 宁夏西吉县在哪个市

西吉县属于固原管辖

西吉县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1688-2633米。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74公里。东距固原市63公里,北距宁夏银川市391公里。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

3. 宁夏西吉有哪些景点

宁夏好玩和必去的景点有:镇北堡西部影城、西夏王陵、中卫沙坡头、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风景区。

1、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地处贺兰山东麓,距银川市火车站25千米,河东机场60千米,110国道和银川北环高速直达影城,是贺兰山东麓旅游景区的景点,为国家级AAAAA级旅游景区,被国务院和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

2、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在方圆58平方千米的陵区内,9座帝陵布列有序,255座陪葬墓星罗棋布,陵园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3、中卫沙坡头

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区以西20千米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处。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被旅游界专家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沙坡头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是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三大鸣沙,沙坡鸣钟所在地,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二十个著名景观,同年10月又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个最好玩的地方。

4、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宁夏首府银川市近郊,是中国国内离省会城市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9587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拥有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898种,其每平方千米岩羊分布量居世界首位,是宁夏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贺兰山岩画风景区

贺兰山岩画风景区位于银川市西倚的贺兰山中,距市区56千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正式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建设部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同年,获得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金奖。

岩画就分布在沿溪道两侧绵延800多米的山岩崖壁上,总数多达6000余幅,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远古人类写实的生活画面。

4. 宁夏西吉县有啥好吃的

宁夏是回族自治区,所以吃的特产以回族特色为主。主要有:羊肉系列中的羊杂碎、手抓羊肉、碗蒸羊羔肉、烤全羊等。遍布各大烧烤店的红柳羊肉独居特色。

盐池的羊肝凉皮、大武口凉皮,二一七凉皮也很有特色。

发菜、枸杞驰名中外,还有“石头里长出”的硒砂瓜,个大、瓤甜。回族特色的油炸食品:馓子、油饼,果子都很具有地方特色。鸡肉摊馍、剁荞面、蒿子面等各具特色。

5. 宁夏西吉有什么旅游景点

南长滩村,是一个神秘的村落,村子虽小却拥有“三个宁夏第一”:宁夏黄河第一村、宁夏黄河第一渡、宁夏黄河第一漂。2008年12月,南长滩村获得宁夏首个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这是黄河进入宁夏南岸的第一个村落,南长滩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在河南岸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长滩,人们叫其南长滩。这里有史前岩画、古代水车、秦代长城,黄河两岸怪石嶙峋,高崖耸立。

地址:中卫市迎水桥镇南长滩村

2、北长滩村

北长滩村坐落于崇山峻岭中的黄河北岸,与南长滩遥遥相望,它是黄河进入宁夏北岸的第一个小村庄。走进北长滩,你会感觉到时间仿佛停留在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长滩黄河农耕文明的见证者——古老水车等,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光图。每年的梨花节,这里就成为了宁夏境内黄河段上一道靓丽的民俗文化盛宴。

这里有很多历史遗迹,像黄河卵石石器遗址(榆树台子)、明代长城、战壕、传统民居、祠堂等,还保持着完整的族姓延续。走进北长滩村,犹如走进了历史中的西北农村。

地址: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

3、纳家户村

纳家户村因为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纳家户清真寺而闻名。村内还建有区内外享有盛名的回乡文化园,年接纳游客16000人以上,是宣传、推介永宁县的重要窗口。

纳家户清真大寺是一座传统的中古式建筑寺院,带有明显的汉唐建筑艺术风格,占地面积约有3300平方米,是一座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建筑,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每到开斋节、古尔邦节之时,前来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到了黄昏,晚霞更是迷人耀眼。

4、岩画古村

远上寒山石径斜,贺兰山下有人家。顺着贺兰山岩画的一条石子路走下去,就到了岩画古村。岩画古村是距离贺兰山岩画区域最近,唯一有人居住的古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便的交通条件,这里近乎与世隔绝,更是鲜有游客到访,正因为此,这里留下了很多古老朴素的印记,也间接保护了这片流动的“贺兰岩画”。

走进古村,一种古老悠远的气息扑面而来。弯曲的石头碎路,古树老藤、土坯茅屋,间或凋零的枝桠,还有房屋后面一亩亩田地,门口挂着的是耕作时的器具。站在二楼用木头搭建的观景台上,一望无际的银川平原就展现在眼前。

5、南方村

南方村,初闻名号,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乡村画面就会涌现脑海。 虽然当年驻防戍边的西夏静州早已被黄沙掩埋,旧有的灵州古城也消失了踪迹,但黄河岸边世世代代生活的人们却守住了这片丰水沃土,祖祖辈辈在这里辛勤耕耘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地址:银川市永宁县望洪镇

6、穆民新村

穆民新村是一个素有“长寿村”美名的村落。2007年穆民新村因其独特的回族风情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点,中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里成为宁夏首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7、龙王坝村

西吉县龙王坝村是固原市乡村旅游地之一,先后被评为西吉县生态文明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龙王坝龙泉湾山庄先后荣获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国家金牌农家乐。

初入村庄,就使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这里有“神山”灵台山,“圣水”龙王坝,村内龙王庙寺庙群向人们展示着龙王坝村悠久的历史,村内怀抱的群山,流淌的小河,还有镶嵌在村中婉如“水龙行走”逶迤而过形成的龙型水湾,为村庄增添了几分优美与宁静,林下遍地生禽,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地址: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

8、红崖村

红崖村充满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这里北依六盘山,南凭清凉山,清凉河穿流而过。红崖村的“老巷子”被誉为宁夏最美的老巷子,整个巷子虽然只有200余米,但是老树、古钟、枯井、百家姓砖雕、红军墙、砖雕照壁、拴马槽、红灯笼、戏台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乡野画卷。

红崖村在历史上书写的红色记忆也是不能忘怀的。走进老巷子,在崖壁上红军长征路过时留下的红漆标语还依稀可见。如今的老巷子早已经从山沟沟里走了出来,向世人展现着它的容貌。这里已经有农家餐饮(真正的绿色田园美食)、家庭客栈、茶馆、酒吧等经营活动,成为一座集绿色生态、养生度假、观光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

地址:固原市隆德县

9、朝那古城

朝那古城历史悠久,是宁夏境内设置最早的四个县治之一。如今古城已残缺严重,但城址至今轮廓清晰,气势雄伟。

朝那古城地势平坦,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朝那城墙残高1-13米不等,基宽14米,夯土层14~20米。朝那城依东西南北开四门,今彭固公路穿东西城门而过。沿朝那城墙外四周辟有深3米、宽20米的护城壕堑,至今犹存。

在宁夏周边的群山深处,还有很多僻静安宁的村落,没有外界的车马喧嚣,只有山水花鸟相伴,如果想体味“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不妨找个时间去玩几天吧~

6. 宁夏西吉县介绍

2020年7月,电视剧《山海情》中角色“陈金山”的原型之一、莆田市教育局局长卓金贤从福州飞往银川,参加闽宁镇奠基23周年相关活动,抽空去了趟“马得福”家——闽宁镇福宁村原党支部书记谢兴昌,是剧中“马得福”角色的原型之一。

半年后,《山海情》爆火,豆瓣评分9.4,马得福、陈金山成为万千观众心中的“白月光”和“小太阳”:扶贫驻村干部马得福像戈壁白杨,数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在异乡脱贫;福建援宁干部陈金山像大漠驼铃,凭借一口烫嘴普通话,成为正剧里的“搞笑担当”。

但在干旱气候里流着鼻血醒来,为种植双孢菇鞍前马后,为劳务输出费尽口舌,喜感背后,迎难而上的“陈金山”吃尽苦头。对第一批福建援宁干部、在宁夏西吉县担任挂职副县长的卓金贤来说,当年从雨水丰沛的福建抵达旱渴贫瘠的西海固,那两年他所面对的挑战,电视剧还远不能尽述——

干燥气候引发皮肤瘙痒,被子上沾有抓挠时渗出的血点;竣工在即的三级扬水站突然溜坡,险功亏一篑;土豆产量大,深加工和拓销路不比推广菌菇栽培轻松;脱贫基础弱,有村民甚至在锅边挖了6个洞当碗使……

普通话“烫嘴”不假,山海情也真。春节前夕,58岁的卓金贤为笔者解读当年他为移民新村取的名字,依然兴致昂扬。“闽贺村”“兰江村”……原来他把闽宁情愫悄悄藏头藏尾,埋在地名里。

但“认领”角色原型这事儿,让卓金贤难为情。剧组虽找到他挖掘素材,但他不止一次强调:“陈金山代表的是我们这一批扶贫干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莆田籍教师奔赴西吉执教;劳务输出促成良缘,上百对莆田、西吉联姻夫妻安家立业……在卓金贤看来,这些纵横千里的际会与姻缘,都远比他个人更值得被记录。

“烫嘴”普通话只是第一关

“动员大会的‘减’话稿都是我自己写的。”“怕他们听不懂我就‘减’慢一点。”

生于斯,长于斯,58岁的卓金贤是地道“老莆仙”,这口纯正浓厚的莆田口音展露无遗。

但卓金贤并不介意,他把20多年前的口音“乌龙”大方告诉《山海情》剧组,促成剧中“名场面”——“这里人开会都很安静吗?”在几十人的劳务输出动员会上,海吉县挂职副县长陈金山面对一片寂静的会场,一脸疑惑地问身边的同事。

《山海情》剧中角色“陈金山”

电视剧中的这一幕,脱胎于卓金贤在西吉县挂职副县长时的真实经历。2020年6月,《山海情》开机前1个月,剧组工作人员远程采访卓金贤1个多小时,口音问题的细节,最终被剧组选用并呈现。

不同的是,当年卓金贤面对的场面大多了——那是在西吉县城的礼堂,他眼前是300多位从各乡镇300多个村赶来的干部。

当时,莆田一家电子厂向宁夏招募2000名工人,到哪找这么多年轻人千里迢迢去福建?卓金贤提前备好讲话稿,把全县各乡镇的书记、镇长和每个村的支部书记召集起来,把劳工输出的好处、工人待遇、莆田环境都讲了个遍,“比陈金山在电视剧里讲那场动员报告长得多了”。

报告完,卓金贤很高兴,他看到在座的干部一言不发,“听得非常认真”,就问起身边另一位副县长:“你们平时开会是不是都这么安静?”这位副县长回答:“没有,这是因为你说的普通话人家听不懂。但他们又很想了解情况,所以大家都很认真、很安静地听你报告。”

为了避免“鸡同鸭讲”的尴尬,在开会、工作沟通时,卓金贤开始尽可能放慢语速,办公室秘书、司机都成为他的翻译。时隔20多年,如今他依然能听懂西吉方言。

语言还只是卓金贤援宁闯过的第一关。

199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战略部署,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风沙侵蚀出千沟万壑,也削刮着卓金贤的皮肤。

西吉的年均降水量不达莆田的一半,1997年3月,卓金贤与另外7位支援到宁夏挂职锻炼的第一批援宁干部抵达黄土高原,8人无一例外,全流鼻血。

因气候干燥而导致的皮肤瘙痒困扰卓金贤两年,“天天痒得没办法,都抓出血,棉被都沾上血”。1年后,一位来固原开加油站的莆田老乡教他用醋酸氟轻松乳膏涂抹,但治标不治本,使用一两周后全身瘙痒又卷土重来,加上这类乳膏含激素,长期使用皮肤容易发黑。

白天身痒,夜里心痒。刚到宁夏那年,卓金贤34岁,父母年逾七旬,儿子12岁,“所爱隔山海”,1年回不了几次家。

卓金贤只敢在夜里给家人打电话,因为距离800公里以上的两地长途话费每分钟1元,每晚21时至第二天早上7时有优惠价。

西吉同事们下班后有家可回,而他不是住在西吉县政府的办公室兼宿舍,就是住在玉泉营开发区的宿舍。有时在西吉县城,夜里整栋政府大楼只有他的房间孤灯如豆。

当时西吉有26个乡镇和1个吊装移民区,那两年,卓金贤走了个遍,并重点调查28个村和27所学校,有时忙到夜里,卓金贤到次日凌晨才能和家人通上话,西吉干部见状,说他“顾了西吉大家,忘了莆田小家”。

乡亲家里挖洞当碗

为什么这么拼?

卓金贤在他1997年的日记里写道:“苍凉的狭长山脉,望不到绿色,一条长马路上,建着稀疏的平房,穷困而冷清。”

2020年11月16日,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同时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这里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卓金贤想起24年前他走访乡镇时,很多当地百姓都会对他说的一句话:家中几个兄弟合穿一条裤子。这一幕也被搬到《山海情》剧中,让观众惊愕。

“在那个时代是真实的。”卓金贤回忆当年下基层时,发现当地老百姓的家中财产一般只有一头驴、一口灶,还有几张破桌椅,让他无法忘怀的是“暗访”的一户人家。

他发现,这家人的土灶旁还挖着6个小坑。“你想想这6个坑是干什么的?是当碗用的。”原来这户村民家里没有碗。

卓金贤结束支援回福建时,和同僚、亲朋说起这件事,“他们根本不相信”。《山海情》中角色吴月娟的原型——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福建省闽宁办原常务副主任林月婵,也曾在采访中提到,1997年他们一行走访西海固地区时,看到农民家中穷,没有碗筷,孩子们只能就着锅台上的坑洞吃饭。

百姓家里挖坑吃饭,公家也没“余碗”。一次,县里五套班子到距离县城车程约1个小时的乡镇召开现场办公会,会议到下午五六点左右结束,已经到饭点,下乡干部们不留下吃饭,而是着急回城,一位干部解释道:“我们来了三十几个人,如果在乡里吃饭,要点面粉还有,但没有那么多碗啊!”

原来这个乡总共就十几二十号干部,食堂碗筷不够,乡政府所在地附近没有街道,没有餐馆,连一家小卖部都没有。

卓金贤师范专业出身,当过中学教师,在走访西吉的中小学校时,他目睹的窘迫至今历历在目。

西吉全年平均气温也就5摄氏度左右,冬季气温最低可以降到零下20摄氏度,而且常年刮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但卓金贤发现,当时西吉当地的乡村学校窗户上没有玻璃,而是把化肥袋子糊在窗户框上。风沙一大,一些化肥袋子也被刮得破破烂烂,有些窗户上甚至什么都没贴。

再走进教室一看,桌椅也少得可怜。一间教室40多位学生,五六个孩子挤在同一张桌子旁,坐的凳子有高有低,参差不齐,都是孩子们从自家带来的,“这种条件的学校在当时的西吉农村很普遍”,缺桌少椅的状况“比比皆是”。

眼前,卓金贤手里的茶壶随着他的手腕起起落落,待客的一壶茶沏完,又传来一阵水声,而24年前,这样耗水泡功夫茶的场景与习惯,在西吉难以想象。

“喊水”“水花”“水旺”……在《山海情》中,带“水”字的角色名字尤多,在十年九旱的西海固,人对水的渴盼近乎于对生命本身。卓金贤说,当年他在西吉时,能够洗上热水澡的只有3个地方——宾馆、电力公司和总工会,夏天隔上一周,他才会“节约一点”去洗澡。

而在1997年的玉泉营开发区,也就是今天的闽宁镇,西部6个村没有水站没有水井,先来拓荒的移民人家只能在戈壁滩上拉着板车,绕过铁路,走3公里到东边的移民点打水喝。

在西吉,当时最具经济价值的作物是土豆,可卓金贤到土豆收购点现场,看到当地乡亲只能拉着板车、带着被褥,排起长队卖土豆,有时一排就排上两三天,到夜里,大伙儿露天和衣而睡。

只是生活再难,手里再紧巴巴,乡亲们都愿意拿出最好的吃食来款待远方来客。下乡时,村民们会煮浆水面招待卓金贤,第一次在田坪乡调研时,乡上见他是远方客人,特地为他做了一顿羊羔肉。

“起步不容易”

没有水,就打水井、建扬水站;没有钱,就广泛动员,把年轻人送往东南沿海挣钱;土豆没有销路,就牵线搭桥把淀粉厂引进来,把广告打出去;吊庄移民区没有产业,就搭棚种菇……

哪里有困难,就哪里找出路,一切解决方案都能一言以蔽之,但个中曲折,卓金贤三言两语说不完。

到2007年时,宁夏全区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菇棚1.75万个,创产值近亿元,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对口扶贫的一个重要产业。

但万事开头难,在《山海情》中,闽宁村的双孢菇从一菇难求到产能过剩,而真实情况是,食用菌“第一年卖不出去,真的卖不出去”。

作为菌菇种植的组织者之一,卓金贤回忆道,在闽宁村栽培菌菇的第一年,实际是由福建省政府出资,由菌草专家林占熺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示范栽培。七八个菇棚是林占熺团队成员亲手搭建的,和剧中一样,为了保温,菇棚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卓金贤找到各村书记,动员移民来示范种菇点学习、跟岗,跟岗的村民可以拿到工钱,“不然他们哪里会来”?

种植的菌菇品种不只电视剧中的双孢菇,卓金贤介绍,最主要也是后来推广的菌菇品种是当地人所称的“草菇”,因为“草菇产量大,能就地消化,便宜,老百姓吃得起”,同时也试种过其他品种。

第一年种菇试验成功,销路却并不畅通,“因为当地人不认识蘑菇”,加之价格高,“拿到银川去卖,一斤1块钱都卖不出去”。后来这批食用菌被空运到福建销售,没收回成本,“亏了”,卓金贤回想起来,“起步不容易,就算在莆田起步也不是很容易”。

菌菇产业发展之前,更亟待解决的是吊庄移民区基本生活问题——吃水。

时隔20多年,谢兴昌还记得当年的吊装移民区——“天空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也跑”。没地方住,就打地坑;没水喝,就到几公里外打水。谢兴昌还记得,当年卓金贤带领大伙儿修建人饮和三级扬水站,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水问题。

“这一次我去看,那个水井我看不到了。”2020年卓金贤再访闽宁镇时,已经找不到当年他参与开发的水井,可他还记得,20多年前从井里涌出水的那一刻,“老百姓真的高兴”。

“我们这里打机井感觉没什么,很简单,他们打井要打到地下100多米深,一般都在150米左右。”150米,相当于往地下钻出1栋30层大楼,卓金贤清楚地记得这些数字。西北地旱,出水难,政府出资,一口井造价近50万元,要求工程方打出的机井出水量必须达标,签订了近乎对赌的协议。

卓金贤还记得水井完工的那天,玉泉营开发区几个村的许多移民都跑来现场,“哗——”深处的井水冒出地表,“那一天老百姓才叫高兴”!

饮用水解决了,灌溉水也一步步到位,移民们欢喜,可修水渠时的意外,却让卓金贤急得掉眼泪。1998年,他主持修建闽宁镇的第一条水渠,水渠全长近10公里,把黄河水引来灌溉,这项三级引水工程要解决方圆几十里内村民们的灌溉问题。

整项工程历时上百天,戈壁滩上尘土飞扬,卓金贤三不五时就到现场视察,竣工在即,已经到试水阶段,意外发生了——水渠个别地段出现溜坡,不及时补救,金贵的黄河水白白流走,辛苦修筑的水渠也功亏一篑。

当时工程条件有限,只是在布满沙石的地表挖出水渠,不像今天可以通过水泥管引流或用水泥硬化。西北沙壤土松松软软,一渗水,整条水渠都岌岌可危。

“很着急,当时确实是掉了眼泪。”卓金贤说,当时深夜12点多水才抽上来,又溜坡,同时即将迎来上级视察,试水立刻终止。好在当晚备足人手,紧急抢修,卓金贤与其他干部以及施工队在现场一夜未眠,直到次日白天才离开。

吊庄移民区的建设得忙活,“老家”西吉的扶贫任务也不能忘。为了解决西吉土豆销路问题,卓金贤牵线搭桥,联系了当时中央电视台三农频道,拿到一年多的免费广告投放机会,品质最优的土豆很快被抢购一空。

“莆田禽苗走天下”,卓金贤又联系莆商,把养殖厂开到西吉来,培养上百个当地养殖农户。很快,前来投资淀粉厂的莆田香江集团捐资100万元,在西吉修建5所希望小学。

跨越山海的不解之缘

卓金贤援宁的那两年,西吉县工业产值增长突破“天花板”。

1997年,西吉县工业产值1.5亿元,增长了103.7%,是近10年工业投资的总和。1998年,西吉县的工业产值超过4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卓金贤离开西吉时,闽宁镇的食用菌产业打开销路,已经步入正轨,到1999年,谢兴昌所在的闽贺村搭了300多个蘑菇棚,一棚收入七八千元,当时普通干部职工的月工资也就300元。

卓金贤的愿望也渐渐实现。西吉直达莆田的定期班车通了,他用“烫嘴”普通话欢送走的西吉工人里,有人成为技术骨干,有人在异乡自主创业,还有人回到家乡创办小企业。20多年过去,早期走出山区的一些西吉工人也在莆田安家落户,甚至成为当地大中型电子企业、物流企业的高管。

“莆田与西吉通婚的夫妻有100多对。”离开20多年,卓金贤依然惦记着西吉“老乡”们的一举一动。

“西吉和莆田很有缘分!”“缘分”两个字,卓金贤高频提到。

西吉的电话区号是“0954”,而莆田的电话区号是“0594”,24年前,卓金贤在西吉时用BP机与近2000公里外的爱人通电话,无论西吉还是莆田的接线员,每次都要提高嗓门再问他一次:“到底是0954还是0594?!”不只是西吉与莆田,福建的电话区号是“059”开头,而宁夏是“095”开头。

闽贺村、兰江村、月亮村、木兰村、武河村、黄夷村……在为玉泉营开发区6个村取名时,卓金贤又把闽宁元素穿插其中:“你看,闽江、贺兰,黄河、武夷,月亮山是西吉很出名的山,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福建和宁夏的山水,在卓金贤的“用情至深”下,交织在地名里。

卓金贤结束支援时,当地政府赠予他的纪念挂毯,至今还悬挂在他家墙上/受访者供图

就像卓金贤放不下这段“莆吉情”,海的另一头,西吉老同事们也挂念着他。

“2000年以前,闽宁镇属于西吉县管理。20世纪90年代,我记得从福建莆田来了一位名叫卓金贤的副县长,在移民吊庄水利设施建设现场不怕泥不怕土,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这也是最早一批福建援宁干部的典型形象。”2020年7月,闽宁镇原隆村的党支部书记王升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听到这段评价,卓金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摆摆手:“那几天试水我肯定都在现场,我们主要是起到一个协调作用,具体工程还是施工队在干。”

“陈金山原型”的称号,卓金贤也拒绝认领:“也不能说(陈金山)就是我。”他再三表示,尽管部分情节与他个人经历重合,但陈金山从头到尾是一个集体形象的化身,而不是特别指向具体人物。甚至有同事称卓金贤为“陈金山原型”、媒体试图采访时,卓金贤有些抗拒。

在卓金贤看来,比他更值得被采访的是更早织就闽宁情谊的前辈们。

卓金贤还清楚地记得,在他援宁前,就已经有3位莆田籍大学毕业生在上世纪60年代远赴西吉支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离开。

第一位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分配在西吉农村学校当老师,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回到福建,几乎是《山海情》中“白校长”这一角色的原型。

《山海情》剧中角色“白校长”

第二位是军医大毕业的医学生,供职于西吉县防疫站,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返回莆田。

第三位同样是一名教师。“西吉和莆田的缘分,是在我援宁之前的60年代,从这3个人开始的。”

另外,1996年以来,共有11批180余名福建挂职干部、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参与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2020年7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卓金贤与西吉的缘分还没有结束。一家闽宁两省高校共同研发、运作马铃薯产业的农企拿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卓金贤把消息转发到朋友圈;《焦点访谈》关注闽宁镇从“干沙滩”变成“金沙滩”,他也转发到朋友圈;他的朋友圈里,还有一座绿油油的西吉——

推送图文中,7月的西吉茵茵一片,山林原野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的湿地上白羊朵朵。黄土沟壑不见踪影,生态丰美了,西吉仿佛回到史书记载的秦汉时期:“大山乔木,连跨数郡,万里麟集,茂林荫翳。”

2020年7月,卓金贤再次来到闽宁镇,他记忆中主路两旁的荒滩,如今行道树葱绿挺拔,风吹叶摇,仿佛在欢迎故人远来。更深处,联排规整的居民楼、产业园矗立,谢兴昌的院前大树柔枝颤动。

“谢书记,好久没看见你了!”看到58岁的卓金贤在不远处下车,早在路旁等候、今年65岁的谢兴昌绽开笑容,一路小跑迎接。这24年,他们就是沿着这条风沙相随的开拓之路,一起小跑到瓜果飘香的今天。

7. 宁夏西吉县特色有什么特产

520分。

西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少数民族聚居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然而,这里有一座誉满六盘山区的著名学府——宁夏西吉中学。经历了70年的风雨沧桑的西吉中学,今天以全新的面貌、先进的理念、突出的特色、优异的成绩,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区域教育科研的基地,优秀中学生的摇篮,在全区高中教育界竖起了一面旗帜。

8. 宁夏西吉县的地理位置

西海固地区主要以山区为主,这里的人有些给外界的影响不太好,其他地方的人觉得他们野蛮粗俗,所以就把他们叫山狼。西海固是宁夏西吉县、海原县和固原地区的一个称呼,位于宁夏的南部六盘山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地区经济落后,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山区,年轻人受教育程度也低,被人们称为山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TAG: